前言
在广东惠州的小径湾,国庆假期里,一张手写的661元账单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。两道菜,一盘炒蛏子和两只螃蟹,结果吃完才惊觉竟然要价661元,这事儿可把不少人给吓了一跳。
游客们个个都挺郁闷又气愤,觉得店家故意把价格藏起来,诱导他们乱花钱。而店家这边倒是态度硬邦邦,坚决说自己全程明码标价,没有骗人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到底谁对谁错?
2道菜661元
国庆假期里,一张手写的661元海鲜账单在广东惠州的小径湾引发了不少议论,主要人物是一位男顾客和他的家人。
他们旅行到了,正好吃饭时走进一家餐厅,准备吃顿饱饭,桌上就只有两道菜:一道炒蛏子,再加两只膏蟹。
本来这次假日的美味之旅挺惬意的,游客原本打算在平台上找一家有团购优惠的海鲜店,想省点钱。结果走到这家店时,却被告知团购早就过期了,只能点菜付钱。
他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,试探着问了一句,“单点的价格跟团购差很多吗?”店家没有直接回应,只是含糊其辞地催促着“先点菜吧”。
就这样,一盘炒蛏子和两只螃蟹摆上了桌子,菜都到齐了,不过心里那股不踏实的感觉让这位游客干脆先把账结了。
他又一次打听价格,想着搞清楚到底多少钱,可店家的回答依旧是那句老话:“先吃,吃完再结。”直到餐后那张手写的661元账单摆在眼前,才让这位游客终于明白,那两道菜的“天价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那哥们当场一下就愣住了,事后在视频里反复说,要是早知道这个价,自己压根不会碰那双筷子。
他觉得店家从始至终都在躲避价格这事,就怕顾客一知道底价就直接走人,根本不像在做生意,更像是设了个坑,让你吃完了就别想反悔。
店家回应引争议
看到铺天盖地的舆论压下来,店家也赶紧站出来,想用一大堆数字来澄清自己的清白。他们选择讲自己食材的成本,试图用数字来证明自己没有错。
据店家解释,账单的计算是这样的:螃蟹其实是膏蟹,标价288元一斤,但他们只收了188元一斤,也就是打了折,两只加起来重量是2.4斤,进货价可是要到160元一斤呢。
说到蛏子,价格是68元一斤,成了整整3斤,再加上两个人的茶位费6元,合计算下来是661.2元。账目挺明白的,店家还表示随时可以放监控视频出来澄清清白。
不过,这份“准确”的账单不但没能消弭店家“宰客”的争议,反而惹来更多质疑,网友们就像是民间物价局一样,凭着自己的经验尺度开始审判这笔花费。
不少人觉得,膏蟹在景点卖到这个价钱,虽然贵点,但也能理解,可是68元一斤的蛏子就真的有点超出合理范围了。
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重量,照片上的那盘蛏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有3斤的模样,一时间“缺斤少两”的猜测越传越烈,这几乎成了海鲜摊位宰客的经典剧码。
更让人生气的是,另有顾客提供了证据,据说当时店里另外一桌点的三个菜也花了一千多块,网上也有人晒出在这家店里消费的高价账单,证据确凿让人一看就明白了。
这些信息一堆堆加在一起,原本看似“无懈可击”的数字成本证明,瞬间就失去了说服力,大家凭着常识和以前的经验,直接给这家店贴上了“宰客惯犯”的帽子。
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
这661元的账单不仅仅影响到当时两个,简直像一颗石子扔进惠州甚至整个广东的旅游市场这个池塘,掀起了层层负面的波澜。
一旦“宰客”这两个字跟某个地方的旅游形象联系在一起,带来的影响就特别深远。网友们都直言不讳:“越这么宰客,口碑越差,最终就陷入了恶性循环。”
像这种事情可不是个例,到了今年7月,惠东县的一家餐馆就因为“花螺少称”被查封,然后停业整顿了。
差不多在7月,汕头南澳岛的一家餐厅,原本318元的套餐结账时居然变成了2297元,一曝光后,大家就发现他们还换了个“马甲”继续等着门户啦。
这些例子一再证明,宰客在一些旅游景点还是挺顽固的,背后其实就是那种“一次性盈利”的短视商业思想在作祟。商家对回头客根本不指望,只想着在节假日这种“赚快钱”的关键时刻,狠狠赚一笔,赚一笔。
这情况呢,直接让消费者对这些地方的信任大打折扣,特别是预算有限的年轻人呀,对这种突然出现的“消费陷阱”特别敏感,一次不愉快的遭遇就可能让他们把整座景点都列入黑名单。
于是,各种保护自己钱包的策略就开始火起来:“去广东吃海鲜,得先搞清楚价格”或者“直接去明码标价的海鲜自助”,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,同时也反映出大家对旅游市场的信任度在跌。
说到底,661元账单的争议,已经不单纯是价格贵不贵的问题了,而更像是交易中知情权完全丧失、商业信誉彻底崩盘的体现。
“明码标价”的含义可不能只是墙上那张没人理会的价格表,它得是一种在交易开始前,主动而清楚地传达信息的正式方式。
当商家用“先吃再说”来敷衍顾客时,所谓的“明码标价”其实就没了本质,结果让消费者对店家和市场都失去了信心。
结语
想要彻底解决旅游市场里的宰客问题,光靠游客不停曝光、市场监管部门偶尔处罚可远远不够。得靠整个行业树立“买了就得算账”的诚信观念,这样大家才能放心花钱,买得安心又情愿。
只有让每一个消费者花的钱都清楚明白、心甘情愿的情况下,我们才能真正打造出一个健康的旅游消费氛围,让游客本该拥有的安心和信任重新找回来。
你们有没有碰到过旅游时候被坑的情况?
全国股票配资,南宁配资公司,杠杆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